春运节前客流最高峰即将到来 广铁错峰加开列车******
中新网广州1月17日电 (郭军 郭静 胡靖)记者17日从广铁集团获悉,广铁集团当日预计发送旅客161万人次,旅客发送量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3%。其中,广东地区发送旅客114.7万人次,同比2022年春运增长5.2%,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
1月14日至16日,广东地区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日均发送旅客159万人次,返乡流、探亲流、旅游流叠加成为客流主体。其中,14日、15日深圳北站旅客发送量持续在26.5万人次以上高位运行,连续两天打破该站建成运营以来单日运客26.4万人次的最高纪录。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介绍,今年春运客流高峰,广东地区发送客流集中,京广、南广、贵广、杭深等高铁线路及广深城际、广珠城际、广深港等管内高铁线路迎来大客流出行。其中,14日、15日,赣深高铁发送旅客量连续两日突破历史峰值4.6万人次,日均达到5.8万人次。根据客票预售情况和候补购票数据,广铁集团1月18日将迎来春运首个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64.8万人次。
为倡导旅客错峰出行,17日广铁集团对粤港澳大湾区去往武汉、南昌、南宁、长沙、潮汕等重点方向,加开213对旅客列车(含动车组列车),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目前,节前广东地区余票如下:
广州南站:前往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娄底、邵阳、宜昌、襄阳、郑州、合肥等各方向有少量余票;前往上海、杭州、宁波、珠海等方向尚有余票。
广州站:前往成都、重庆、娄底、邵阳、南昌、郑州等各方向有少量余票;前往上海、杭州、宁波等方向尚有余票。
深圳北站:前往昆明、贵阳、湛江、柳州、宜昌等各方向有少量余票;前往上海、杭州、宁波、福州、厦门等方向尚有余票。(完)
ICT行业发展将面呈现哪些新动向?这场趋势年会详细展望******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在1月6日举行的2023 ICT行业趋势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分享了2023年ICT行业发展的十大期待,5G+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实融合平台,云网融合+算网协同打造互联网新基建,WEB3.0支持数字资产与实物资产关联,元宇宙要尽快从炒作转到务实等系列观点。
本次大会以“新趋势、新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北京信通传媒·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盘点2022年技术和产业走势对2023年ICT行业发展的影响。会上,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刘华鲁表示,希望全行业紧紧把握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数字化创新成果的转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表示,工业互联网助力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已成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工业互联网带动各行业的增加值规模持续增长,影响范围从制造业延伸到电力、交通、能源、建筑、金融等45个国民经济大类,在支撑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有效助力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高端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加速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工业数字化加速渗透,与服务业数字化共同构成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伟说。
我国数字经济新十年的发展大幕开启,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52万亿元。其中,ICT产业平稳发展,收入增速9.4%,较2022年显著提升,预计2022—2025年ICT产业收入年均增长10%。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企业的使能推动。比如,新华三积极构建以异构算力、高质量网络、数智一体化、算网融合、绿色低碳、安全可信六位一体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全力助推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诺基亚贝尔认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降本增效,节能减排;长飞宽带多模光纤支持400G及以上数据中心光接入,助力全光算力网络,打造高效稳定的数据中心。
2022年是数字经济全面发力的一年,5G、云计算、AI等新技术融入千行百业,芯片、模组、终端等产业逐步壮大,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信世界全媒体特评选出2022年在5G技术与应用创新领域有杰出贡献的“5G创新人物”以及引领ICT产业创新的“2022年度ICT产业创新人物”两大重磅奖项。
据了解,本次年会分为开幕式主论坛与三场分论坛——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智能算网高峰论坛、千兆智家高峰论坛。与会各方共同探索ICT产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新思路。